中国传统节日|清明节
清
明
习
俗
扫墓祭祖
“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” 作为中华民族 “慎终追远” 的重要仪式,扫墓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,更是对血脉的敬畏。从周代帝王 “墓祭” 到唐代官方定俗,这一传统延续至今,凝聚着 “叶落归根” 的文化基因。
踏青寻春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 清明时节,春和景明,古人将踏青与插柳结合,既为亲近自然,也借柳枝辟邪纳福。如今,放风筝、荡秋千等活动更赋予春日新的活力。
寒食遗风
源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,与清明逐渐融合。虽不再严格禁火,但青团、清明果等冷食仍承载着 “寒食东风御柳斜” 的诗意记忆。
青团
艾草与糯米的碰撞,清香裹着豆沙,是江南春日的味觉符号。

五色饭
壮族用天然植物染出黑、红、黄、白、紫,寓意五谷丰登。

清明螺
“清明螺,赛肥鹅”,此时肉质肥美,佐酒尝鲜,不负春光。
清
明
古
诗

清明
唐·杜牧
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苏堤清明即事
宋·吴惟信
梨花风起正清明,
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
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END